时光苒苒,岁月如歌。回眸之间,我们迎来了第11期杏坛读书会。在图书馆二楼的咖啡吧这个小小空间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只闻花香,不谈是非短长,只沐阳光,淡看世事沧桑,只品茶芳,莫论喜怒哀伤,只醉佳酿,无关急缓闲忙。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们仍然静守心灵的净土,执一册书卷,品一方天地。
他们号称为古风痴人,是十几位来自不同系别的同学。在这里,他们分享心得,相互携手,共同走进古典诗词的典雅世界。
刘营志同学作为阅读推广人,首推了安意如的经典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并且用《当时只道是寻常》中经典的词作作为开场白,就“减字木兰花”一词抒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说,同一个江南,为何在纳兰的笔下就令人无法感到丝毫的美感,只余下了无尽的悲凉?只因纳兰早已融情入景,景就是情,情即为景。的确,纳兰词的词之悲,痛之切,非常人不可体会。堪称经典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自然也引来了热议。刘营志同学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为例,说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有开始,亦没有结束。那该有多好。讲到这里,咖啡吧瞬间安静了许多,连空气中都流淌这一丝淡淡的伤感。
然而,张娜同学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说:我们也许无法把握结局,但我们可以珍惜过程的精彩。这个观点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认同。是呀,人生就是在找寻风景与错失风景的过程中逐步前进的,难免会留下遗憾。可是,在圆满的人生中留下些许遗憾,也不失为一种美感。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交流的最后,刘营志同学总结道:如今的世界,节奏越来越快,愈来愈多的人们想去抓住正在流失的东西,这也许就是古风作品大为盛行的原因吧。语气间竟有着一丝惆怅。
古人曾云,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作为正值青春的我们,更应该与他人交流,多为心灵洗尘,守住最后的安宁。下期暖心旅途,我们等你相约。杏坛读书,不见不散!
撰稿: 中文系2015级文秘专业吴昕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