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总是慵懒的,整个校园都沉寂其中。就在这样的一个静谧的下午,我们一行人相约在图书馆的外文图书借阅室,继续我们的书香之旅。
一张矮几,几把扶椅,看起来既温馨又整齐。矮几上散落着几本林语堂先生的文集,随手一翻,历史的沉重感随之而来。我们仿佛进入了那个硝烟弥漫,繁华落尽的北平。随着木兰一起见证了牛、曾、姚三大家族的沉沉浮浮,兴衰荣辱。

来自外国语系的方宏蕾同学,作为阅读推广人率先发言,为我们讲解了她心目中的《京华烟云》。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道家的女儿”向我们阐述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讲究天发道,道法自然,顺应天命。道家思想贯穿全书,从姚四安、姚木兰等主要人物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庭院的悲剧”则描写了三大家族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秋之歌”则展现了国难当头之时,三大家族放弃个人恩怨,同仇敌忾,共同谱写了一只抗战的悲歌,升华了中心思想。
方宏蕾同学赞叹道,称其为“民国的红楼梦”。这个说法受到了来自中文系吴昕怡同学的反对。她说:“《红楼梦》中诗情溢满,文采飞扬,只文笔来讲《京华烟云》远不及《红楼梦》。更何况,《京华烟云》中的主要人物无一不带有金陵十二钗的影子,所以,《京华烟云》只能是一部模仿的作品,与《红楼梦》相差太远,并且难以望其项背。”
吴昕怡同学的说法受到了其他几位同学的认可。场中的气氛也热烈了起来,同学们纷纷受到了感染,积极发言,展现自己心中的风景。

其实,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于性格描写的生动,不在风景,不在于心里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进而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继而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亦可说之浮生若梦即为此书最大的主旨。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我们是否应该珍惜这美好的韶光,莫负流年。经年之后不必对着樱桃、芭蕉伤春悲秋。世人皆知庄周梦蝶,却不知,庄周无论是蝶还是我,都已在其中得到了妙不可言的乐趣,这就足够了。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长久,更舒畅。这也许就是《京华烟云》给予我们最大的财富。
长恨此生欢愉少,珍惜每一次的交流,感激每一次的分享,那还会感叹人生太短欢乐太少吗?下期读书会,与你相约,我们江湖再见!
撰稿: 中文系2015级文秘专业 吴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