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大都飞花漫天,塞外残阳如血。
那一年,他进攻和州,城外呼声震天。
那一年,鄱阳湖上火光映天,染红了江月。
那一年,谢尽一世繁华,高台君临天下。
还有那一年,那一年……一桩桩前尘往事,一段段金陵旧梦。巍峨雄伟的大明宫前,朱元璋观赏着他的王朝盛世,另一边朱允炆拉着黄子澄不知道说着什么,神采飞扬。骄横的蓝玉踌躇满志的跨上了远征的战马,远处的李善长从容的走向人生的终点……这就是明朝,那个有骨气有古气的明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明朝那些事儿。

“历史的真相就像一个反函数图像,我们无限接近它,却无法触摸到它。”中文系的赵宝臣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赵宝臣同学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赵宝臣同学还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作者用诙谐的话语将历史变得幽默而有趣。
经济与管理系的孙忠厚同学则认为历史是是很严肃的,他说:“历史就是人生,如《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就是纪传体,那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所以历史就是人生。”他主张读史应该严谨,过于幽默则会失去历史的原貌。
对于这一点,赵宝臣同学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中国人读史更注重的是故事,并且大众的需求往往仅限于了解。历史的书写会带有当时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历史没有真相。每个作者在书写历史的同时也一定会带入主观的个人情感。因此,《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写也就是代表了当年明月对这些事情的思考。”
经济与管理系的张志豪同学则称朱元璋为乞丐皇帝,并对朱元璋诛杀功臣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系的周永梅同学则对朱元璋整治贪污一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她说:“朱元璋整治贪污腐败,杀了那么多大臣,可是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中文系的吴昕怡同学则表明可以理解朱元璋的做法。她说:“政治就是流血的战争。古往今来,哪一个朝代的更替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朱元璋只是一个下层劳动阶级出身的农民,他本身的素质就已经决定了他看问题的高度。他的阶层使他的目光短浅,单从出发点来说,朱元璋的确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在这一点来看,他就是一个好君主。”
孙忠厚同学说:“其实,朱元璋也不仅仅是为了国家与百姓,追溯根源是为了他自己。因为封建君主是否等同于国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矛盾。黄宗羲曾说到,君主把国家看做是自己的大私产。每一个君主其实都是国家最大的地主。”

讨论到这里,大家意犹未尽,每个人还有无数的观点没有表达。明朝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朝代。暗香飞雪,清冷了明朝的画卷。数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传奇。当人们对清朝了如指掌,却忘了吾大明的历史波涛。当清朝皇帝面对洋人卑躬屈膝的时候,可还有人记得我大明英宗宁死不受辱,自吊于煤山?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崖山臣守节,煤山君守义!
亦是否有人记得江阴女子血书城墙“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纵观吾华夏千载,能出明朝之左者,无也!下期读书会,我们仍将继续我们的明朝之旅,继续我们未完的故事。
撰稿: 2015级中文系文秘专业吴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