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昏昏然缓缓将空幽勘察,凭借着那迟疑无定的手杖。”博尔赫斯的这首天赐的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英国,对于热爱图书馆的人来讲,那就是天堂。在这个拥有世人瞩目的、一个现代而又古老的国家,它的风姿和美国相比多了些皇室的奢华气息,和法国相比少了些浪漫的情调。在这里孕育了五千余所图书馆,实为图书馆的天堂。本期图书馆我们将一起走进刘欣馆长的《书香英伦》,领略不一样的英伦风光,不一样的图书馆。
来自文化传播系的卫建勋老师是本期的阅读推广人。他说:“《书香英伦》对同学们很有意义,希望大家都可以认真仔细的阅读。”卫建勋老师为了活跃现场的气氛,便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英国图书馆的感受。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的李超凡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英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的热情亲切,会使人们感到宾至如归。中文系的古合珍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说:“每一个图书馆都拥有儿童阅读中心,这就体现了英国的教育理念,阅读应从儿童抓起。”她的观点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中文系的孙敏同学则就英国人性化的设计,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发言,得到了阵阵掌声。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这样写到:“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咖啡馆里的往往都是一些读书的身影,这与中国的快餐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享受阅读,享受美。这是文化传播系的杨建慧同学的观点。
财务处的李老师对这本书感悟颇深,在现场她很乐意的与同学们分享她的感悟。她说:“读了这本书,我有两个很深的想法。‘关于阅读,关于教育’。第一个关于阅读,在英国的借书卡上,有几个词引人深思。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想想阅读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关于教育’我比较倡导小组式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施可以完美的匹配在一起,这一点令人惊叹。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组成研讨小组,这样可以彼此启发,相互学习,你们想的有多远,你们就可以走到多远。”

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刘欣馆长的到来,让气氛更加轻松活跃。刘馆长为我们介绍了英国图书馆的特色,她说:“英国的图书馆无论大小,布局设计都非常人性化,非常贴心,图书馆常常也带有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的元素,每座图书馆都会有地域文化专架和本地历史图片展,以及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实物展览。这样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可以增加民众对本地历史的了解。”

在活动的尾声,开展了幸运赠书活动,现场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共有十位幸运的同学获得了非常珍贵的奖品---馆长的新书《书香英伦》。本期读书会在一片欢乐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回想先生的一生,不得不提那本用回忆和温馨写成的文字《我们仨》。下期读书会,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杨绛,向大师致敬!
撰稿:中文系2015级文秘专业吴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