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推开了阅读之窗,书籍的小舟也即将起航。向着书山,向着学海,杏坛读书会经历了暑期的休整,又再度出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本能让你的心灵跟着起舞的美国经典名著《瓦尔登湖》。

一曲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是真醇。请原谅,我想不出来能有更好的诗词去评价一本外国的名著了。无论是书中对于动植物的描写,还是关于中国历史与古希腊神话的引用,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完美。文化传播系的杨建慧同学作为本次的阅读推广人,为大家能够更好的享受这本书籍提出了建议:阅读本书的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一颗平静的心,需要一个思考的大脑和接近自然的意识。提及感受,他说:人和物之间不能太功利,与他人的交往要学会理性的交流。读了这本书,只会让人更加亲近自然,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和闲适。

中文系的吴昕怡同学为大家介绍了《瓦尔登湖》的成书背景和历史发展。她认为:爱默生是《瓦尔登湖》最大的支持者,如果没有爱默生当年的支持,也许梭罗这一生都不会选择将此书出版,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故事。《瓦尔登湖》的出版证明了美国文学摆脱了英哥特式的文学创作风格,找到了真正的美式文学特点。因此,在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成就。对于美国,对于世界。
的确,《瓦尔登湖》是一本优秀的著作,即便与同时代的顶端名著《红字》《白鲸》以及《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人们成为了金钱的奴隶,眼中充斥着对黄金的疯狂和痴迷。这本书似一股清流,涓涓而下,安抚人心。在梭罗的笔下,人们得知,原来竟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说起来,杨建慧同学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中国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瓦尔登湖》展现出来的与世无争有什么区别吗?对于这个问题,外国语系的李君梦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说:“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主要是在于每个人的生活可以过的富足,有群居的悠闲。他们并没有脱离群体生活,而是一种存在自我追求的生活。相比而下,梭罗追求的更多的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是一次放逐自我的生活。”
到了这里,讨论的话题也在渐渐打开,气氛也越渐活跃。同学们讨论到近来的热点“王宝强与马蓉的离婚事件”。有同学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群众为何要对一个明星的私事进行全民热议,而不是把目光放在那些有意义的事件和新闻上去。一位同学说到:也许是大众媒体所引导的大方向出现了问题。但这个观点也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言。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走过,晚钟声响,预示着我们本期的读书会即将告别。但是,下一次,我们仍会相遇。也许,在下期的读书会上,我们又可以迎来一批新的小伙伴,他们会和我们一起,拥抱书香,迎接明天。
撰稿: 读者工作委员会 中文系2015级文秘班 吴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