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了新的囚徒,不是被困在铁窗里,而是被困在无休止的‘可以’之中。”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许可——你可以更成功,可以更完美,可以永不疲倦。于是我们活成了一场永不落幕的表演,每个清晨都在续写昨夜的未完待续。本期杏坛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银伟老师为我们分享韩炳哲的《倦怠社会》。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刘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句话:“无论网络世界跑得再怎么快,我们现实世界的时间是一点一点过的。”网络世界的时间没有重量,也没有质感,可以在弹指间跨越山海,也可以在下一秒被彻底刷新,不留痕迹。可当我们从屏幕前抬起头,窗外的阳光正以一种亘古不变的角度缓慢移动,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安静的影子。现实世界的时间,原来还是那个老样子,它不说话,只是沉默地流淌着。
刘银伟老师提到了萧红《呼兰河传》中东北赶庙会的场景,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人们面临着饥饿,他们更加渴望得到精神的滋养。而今天,信息不由分说地将我们填满,直到一种饱胀感凝固成倦怠——这独属于当代青年的困境,“精神性撑胀”最终成为一种无可宣泄的疲惫。
倦怠社会培养了一种奇怪的孤独,我们囤积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沉浸其中的能力。即使身处其中,我们也像是隔着玻璃观看,看得见光景,却感受不到风的温度。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要勇敢接受“有益的否定性”以及“沉思的生活”,在这些时刻,我们不再追求“做点什么”,而是学习“找寻自己”。也许,治愈倦怠的良方不在远方,就在此刻。合上电脑,关掉通知,让自己真正地休息一会儿,看天空从湛蓝渐变成橘红,看归鸟划过天际,看第一颗星星亮起……天依然广阔,风依旧温柔,而你,不必永远奔跑,也可以好好地活着。生命最本真的颤动,一直藏在那些不被量化的时刻里。
至此,第125期杏坛读书会落下帷幕,期待与你们的下次再会!
